7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
举办晚会、展演等活动
设置低价惠民票让更多观众共享艺术成果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将于北京举行。“为办好这场晚会,我们汇集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艺术家,年轻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将担当主力,努力为广大观众呈现一场精湛的、有感染力的演出。”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说。
近年来,全国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了一大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题的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将于8月至10月组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届时,将从全国遴选20部左右优秀剧目,在北京各大剧场进行约40场演出。
卢映川表示,此次展演坚持惠民导向,每场演出设置一定比例低价惠民票,让更多观众共享艺术成果。
此外,广电总局将组织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开展“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全媒体宣传活动。
“我们将开展全国广播电视媒体大型接力直播活动。”广电总局副局长刘建国介绍,各地广电媒体记者将深入抗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发生地,探访抗日战场遗址、抗日根据地所在地,带领观众一起重温抗战记忆,通过今昔对比,感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全社会营造“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浓厚氛围,激发全国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主题展览、美展向公众开放
将展出《怒吼吧!中国》等经典作品
7月7日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举办“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展出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主题展览将作为基本陈列长期展出,7月8日起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介绍,主题展览运用多种现代展陈手段,将珍贵文物、档案文献、历史影像、艺术品、历史场景立体呈现给观众。主要有4个特点:注重将14年的抗战历史贯通呈现,全面展示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雄壮史诗;注重突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着力展现中国共产党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注重凸显中国抗战的东方主战场地位,着力展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注重讲好抗战故事,深挖细节,以物证史,多维度展示伟大抗战历史和伟大抗战精神。
本次展览还特别设立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深切缅怀抗战英烈”专区。“通过专门设置抗战家书视听空间等方式,集中呈现左权、赵一曼等抗战英烈家书,让家书可听、可看,让观众感受抗战英烈的精神世界。”罗存康说。
8月至9月,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还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届时,将从全国各级美术馆和相关单位收藏的经典作品以及近年来新创作的作品中,遴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300余件各类美术作品集中展览。
“有一批经典的作品到时会呈现和展出,比如李桦的《怒吼吧!中国》、唐一禾的《七七的号角》、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王盛烈的《八女投江》、滑田友的《轰炸》等作品。”卢映川介绍。
一批视听作品将播出
微短剧是抗战题材文艺创作的一个亮点
刘建国介绍,广电总局精心推进创作一批主题作品,既有叙事宏大、全景式的作品,又有微观视角、从小故事切入的作品,还有以情动人讲述历史背景下个体命运的作品,题材类型丰富。
“我们打造了一批抗战主题纪录片,有《胜利1945》《卢沟桥:我们的纪念》《心安何处》《东北抗联》《正义之战》等,还有网络纪录片《和平力量》,这些作品将在今年陆续播出。”刘建国说。
同时,全国各地电视台和网络视听平台还将展播一大批抗战题材经典视听作品。“重温经典”频道将在7月晚间档播出《悬崖》《记忆的证明》等剧目;在8月播出《闯关东》《八路军》《彭德怀元帅》;在9月的下午档播出《太行山上》,晚间档播出《亮剑》《历史的天空》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王晓真介绍,在文艺作品创作方面,总台策划了一批专题片纪录片、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等,全平台、多语种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专题片纪录片方面,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科教频道将播出10集政论片《胜利》,国防军事频道将安排播出5集专题片《山河铭记》,中文国际频道将播出6集纪录片《受降》等;电视剧方面,将推出两部重点电视剧作品,分别是《我们的河山》和《归队》。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将播出10集特别节目《烽火战歌》,通过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抗战歌曲,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浴血奋战的伟大历程。
目前,微短剧的用户群体快速增长。刘建国表示,一批更轻体量、更强节奏、贴近观众的微短剧作品也在创作当中。
“《马背摇篮》《怒刺》等微短剧,将在9月至10月与观众见面。”刘建国表示,微短剧与抗战题材红色文化相结合,能用小而美的故事、深沉的情感让厚重的题材作品多元化、年轻化,成为抗战题材文艺创作中的一个亮点。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