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LED显示产品关税从145%降至30%

2025年5月13日,北京——当地时间5月12日,中美两国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对LED显示产品关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美国对华LED显示综合关税从最高145%降至30%,中方同步降低对美相关产品关税至10%。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的阶段性缓和,也为全球LED显示产业链重构带来深远影响。

关税调整细则:从“对峙”到“破冰”

根据协议,美方取消4月8日、9日行政令涉及的91%惩罚性关税,并将4月2日行政令中的34%“对等关税”调整为暂停24%执行90天、保留10%基准税率;中方对应取消91%反制关税,同步暂停24%报复性关税。调整后,美国LED显示产品实际关税区间为30%-55%(叠加基础关税及301条款),较此前超100%的叠加税率显著下降。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90天谈判观察期成为后续关键变量。美方保留的10%基准税及暂停的24%关税可能随谈判进展动态调整,企业需警惕政策反复风险。

中国LED显示产业链的机遇与挑战

1.出口市场复苏与成本优化

美国作为中国LED显示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占比约35%),关税下调直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以LED舞台租赁屏为例,到岸价预计下降20%-30%,订单回流效应显著。数据显示,2025年前4月中国LED对美出口同比降幅达42%,此次调整或推动第三季度出口回升15%-20%。

2.供应链弹性布局加速

尽管短期利好显现,长期不确定性仍存。头部企业已通过“中国研发+海外制造”模式规避风险(如欧洲、东南亚工厂),而中小企业需加快产能多元化布局。分析指出,东南亚产能建设成本较中国低18%,但需应对当地基础设施短板。

3.技术竞争加剧高端化转型

关税压力倒逼产业升级。Mini/MicroLED技术成为破局关键,中国企业在0.3mm微间距、COB封装等领域已实现突破,高端产品在欧美市场溢价超30%。此外,智能显示、XR虚拟拍摄等场景创新推动附加值提升,部分企业通过“硬件+解决方案”模式对冲成本压力。

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

1.美国本土化生产困境

美国电费、人工成本高企,短期内难以重建完整LED产业链。尽管政策鼓励制造业回流,但核心原材料、设备仍依赖中国供应。数据显示,全球90%的LED产业链集聚于中国,短期内不可替代性显著。

2.新兴市场崛起与风险分散

中东、拉美等地区需求快速增长。例如,沙特“智慧城市”项目拉动LED显示订单激增200%,而东南亚租赁市场增速达15%。中国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及本地化服务(如迪拜GITEX展“以租代售”模式)抢占先机。

3.欧盟绿色壁垒隐现

欧盟拟推行“能源标签法”,要求LED产品符合碳足迹标准。中国头部企业已布局光伏一体化显示屏等低碳技术,能耗较传统产品降低40%。

企业战略建议与行业展望

  • 短期策略:利用关税窗口期加速对美订单交付,优化报关流程;

  • 中期布局:加大Mini/Micro LED研发投入,建立东南亚/墨西哥备份产能;

  • 长期规划:构建“技术+品牌+服务”生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提升话语权。

  • 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LED显示市场规模有望恢复正增长,增速达5%-8%;全球MicroLED市场规模将于2027年突破百亿美元,成为中美技术博弈新焦点。

结语

此次关税调整既是危机中的转机,亦是行业分水岭。中国LED显示企业需在“成本优势”与“技术壁垒”间找到平衡点,方能在全球产业链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行业专家所言:“贸易战没有赢家,但被动者注定出局。”

*文章为光网号的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0
赞赏
广告
{{moduleName}}
{{moduleName}}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Like_quantity}}
{{item.Comment_content}}
{{formatDate(item.Addtime,"yyyy/MM/dd")}}·
回复
删除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ReplyContent}}
查看全部{{item.ReplyNumber}}回复
暂无信息 快来说两句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