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广州市花都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花都区支持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数字化转型产品供给、数字化研发等方面提出具体奖励措施,按规定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支持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数字化平台(云平台)建设,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大数据等新技术自主研发项目,综合利用各级资源,积极响应并实施数字化转型。
对于使用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并采购机械臂,AGV等平台配套数字化设备的申报单位,给予金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数字领航”企业、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申报单位,择优给予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级特色型或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申报单位,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对于申报单位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大数据、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开展首版次软件产品研发项目,研发成果投入实际应用,择优给予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于符合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自主研发项目申报条件的企业或机构,给予一次性最高20万元奖励,政策有效期内累计奖励的产品数量不超过20款。
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等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广州市积极统筹推进数字广州、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四数建设”,致力于释放数据要素的潜能,并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2024年,广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其增加值超过4400亿元,同比增速接近10%,占GDP比重超过14%,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同时,广州市“四上”数据型企业数量超过1300家,数据相关营收达到1400亿元。2025年,广州市提出了“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旨在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
根据《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25)》显示,广东省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实力和市场份额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深圳、广州两市在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排名中位列前五十。目前,广州共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1800家,覆盖了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层、中游的技术层以及下游的应用层。
在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方面,广东省的传统产业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变革”。从精确生产到智能化辅助管理,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通过高效的组织协同实现了传统产业链的重构。
例如,优必选自主研发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被应用于搬运、分拣、全车车检等岗位,显著提升了全球多个大厂的汽车制造稳定性。探迹科技则通过精准营销和低成本获客,成为智能销售领域的开创者,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作为广州智能制造的先锋,花都区正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去年,全国首个城市级工业人工智能中心在花都落地,已上线20个工业AI场景,助力芬豪香精等企业研发周期缩短50%以上,实现了降本增效。
今年4月,花都区还印发了《花都区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支持引进对高端制造业发展具有全局带动作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类重大项目,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得5000万元的支持。同时,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汇聚了新松、越疆等龙头企业,共同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此外,DeepSeek大模型与华为云昇腾服务的深度融合,也为企业数据分析与决策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加速了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建设。
作为广州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花都区始终坚持“智造立区”的发展战略,抢抓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机遇,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
该平台以工业互联网和工业AI应用为核心,基于统一的数据总线和账号体系,建设了面向企业的门户和系统云工作台,能够为企业提供规划咨询、数字化诊断、工业互联网应用、AI应用等全链条、一站式的数字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