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黎寨、走环岛、串景区,10个市县、11场惠民演出、8项文化服务活动、1800公里行程……这几天,2025年海南省“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在乡间火热进行中。今年的活动突破传统,从单纯的文艺演出升级为文旅共创,活动以“八小”形式,充分激发群众文化创新活力,惠及线下基层观众近1.5万人次,线上传播超220万次。
“八小”载体灵活多变
“八小”即“小演出、小讲堂、小阅读、小培训、小展览、小展销、小互动、小朗诵。”这是在往年“七小”的基础上,创新升级为“八小”,旨在用新载体和创新模式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八小’形式灵活多变、舞台场景切换自如,参与人数可多可少,贴近群众。”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这一调整不仅精准对接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更让文旅资源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到群众身边。
在活动现场,村民积极参与,孩子们更是享受着老师带来的精彩课程。以新引进的朗诵培训来说,省级文化志愿者朱俊瑛以苏东坡诗词为切入点,通过趣味吟诵和故事讲解,让孩子们在童声琅琅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小朗诵”,还有针对村民的精彩“小培训”。海南省文化志愿者、舞蹈老师丹琳对村民进行了基础舞蹈动作的培训。参与的村民热情高涨,表示这样的培训实用又有趣,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
“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各类文艺小演出11场。群众纷纷表达对活动的喜爱,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落根村村民王叔说:“节目内容好看,类型也多,看得都不想回家了,希望这类活动每年都来我们村。”
文艺创作深扎乡土
在“小演出”中,广场舞《春风村雨惠万家》带动群众舞出热情与活力;琼剧《百花公主》选段让琼韵回响在乡村;本土歌手李今龙创新改编的儋州调声串烧等节目,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时代特色,让村民大饱眼福;村民自编自演的《村秀》、手持乡村特产“走秀”,为家乡代言,用质朴的表演展现乡村生活点滴。“小朗诵”板块更是亮点纷呈,孩子们朗诵苏轼诗词,童声清澈,传递文化传承的力量。
在每场演出中,《红旗飘飘》《红色娘子军》等歌舞轮番上演,各类本土原创节目也十分亮眼,让群众深度参与文艺创作与体验。现场自贸港知识问答环节,更是通过趣味竞答形式普及政策知识,吸引不少群众积极参与。
“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小讲座”为村民带来政策知识普及;“小互动”以有趣的知识问答,提升村民文化参与度;“小阅读”通过移动图书角为乡村孩子打开知识之窗;“小展览”汇集摄影、书法、美术等海南名家精品。
黎族民歌歌手王碧连表示:“我能有机会站上舞台唱民歌,为家乡代言,感到特别开心、激动,希望有更多人来我们黎寨走走看看。”
“乡村好物”推向前台
“八小”服务模式升级,实现了从单向文化输送到群众共创的转变,让优质文化真正走进群众心中。
在“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的助力下,海南乡村旅游焕发出新活力。“乡村好物集”通过“小展销”搭建助农平台,屯昌的特色农产品、五指山的黎族手工艺品等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方龙村活动现场,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周姐感慨:“这场文化活动非常亲民,诗词朗诵、水果展示样样都有,作为外地来的游客,我也乐在其中,非常享受。”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乙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王雪芳说:“参加乙劳村展示农产品的时装秀,充分展示了我们乡村振兴的成果,同时也展示了我们的黎族文化,我非常开心、快乐。”
海南省屯昌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每年的‘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都受到百姓的欢迎。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也为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作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海南省“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5年,足迹遍布海南19个市县的1039个基层偏远乡村。2025年,该活动将在海口、三亚、文昌、澄迈等13个市县的乡村陆续开展16场惠民文化活动,以“八小”方式从文化下乡到文旅融合,再到助力产业发展,全方位赋能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