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LED显示行业呈现显著分化趋势,头部企业在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中展现韧性,而部分企业仍面临需求疲软与财务风险的挑战。以下结合最新财报数据及行业动态,对重点企业进行深度解析:
洲明科技
洲明科技2025年一季度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营收15.76亿元,同比增长5.63%;归母净利润5457.67万元,同比大增180.94%;扣非净利润7415.5万元,增幅高达737.04%。在LED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技术突破”双轮驱动,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盈利提升核心:费用优化与高附加值产品
一季度净利润高增长主要得益于费用端的有效控制。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降至14.69%(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叠加汇率变动带来的财务费用为-3526.82万元,合计释放利润空间。同时,公司加速向Mini/Micro LED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相关产品收入占显示业务比重已达13%-15%,预计年内将提升至25%-30%。
现金流承压,存货周转待改善
尽管利润表现强劲,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42亿元,同比恶化354.27%,主要因存货较上年末增加16.29%及应收账款规模较高。当前应收账款占年报净利润比例近2000%,需关注回款风险。
“LED+AI”战略深化,全球化布局提速
公司以“硬件+IP+场景服务”模式推进AI融合,推出AI全息陪伴助手等创新产品,构建端侧应用生态。产能方面,拟投资6亿元在南昌建设Micro/Mini LED基地,并强化美国子公司本土化生产,以应对全球供应链波动。海外市场贡献营收61.45%,亚非区域增长显著,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
利亚德
利亚德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64亿元,同比下滑7.59%;归母净利润7655.49万元,同比下降24.37%,扣非净利润降幅扩大至25.53%。尽管净利润环比增长107%,但同比指标显示公司仍面临市场需求疲软、成本压力攀升的困境。营收结构中,智能显示业务占比85.44%,文旅夜游及AI与空间计算合计贡献14.21%,显示主业依赖度较高。
盈利能力显著收缩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6.2个百分点至26.52%,净利率下降14.12个百分点至4.81%。期间费用虽同比下降15.2%至3.61亿元,但费用率仍达21.71%,反映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营销驱动模式效率待提升。每股收益0.03元,同比缩水29.2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0.96%,资产回报能力趋弱。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风险凸显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3.5%至1.39亿元,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率降至93.89%,逼近安全边际临界值。应收账款规模达30.36亿元,占最新年报营收比42.47%,账期管理压力或加剧资金周转风险。
转型布局初见成效
Micro LED战略产品表现亮眼,2024年营收超8亿元,新签订单9-11亿元,二期产能扩建计划稳步推进。公司加速布局COB/COG技术,与华夏电影合作的LED影厅已签约20余项目,AI驱动战略有望构筑第二增长曲线。当前市销率2.36倍,反映市场对其技术突破仍存期待。
结论
利亚德短期业绩承压明显,但Micro LED产业化进程与AI技术融合或为未来关键突破口。投资者需重点关注现金流改善进度及应收账款回收效率,同时警惕行业集中度提升下的竞争加剧风险。
艾比森
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8.26亿元,同比下降4.47%;归母净利润364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48.69%。尽管毛利率回升至30.81%,同比增长3.37个百分点,但净利率仅为4.1%,同比下降47.7%,反映出费用压力显著增加。
盈利质量与费用结构矛盾突出
公司毛利率改善得益于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调整,但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合计占营收比达20.6%,同比上升2.88个百分点,叠加证券投资亏损及政府补助减少,进一步侵蚀利润。此外,经营活动现金流虽转正至1679万元,但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率仅为80.61%,流动性压力仍需警惕。
应收账款与产能利用率隐忧
截至一季度末,应收账款规模达5.26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的449.68%,尽管同比减少35.73%,但高企的账期风险仍可能影响资金周转效率。产能利用率方面,2024年已降至68%,叠加LED显示屏单价跌破万元关口(2024年均价9920元/平方米),量价齐跌趋势加剧增长瓶颈。
挑战与应对策略
海外市场贡献超80%营收,但美国关税政策或对北美业务(占营收15%)形成压制。公司提出通过涨价、流程优化应对关税冲击,同时加速储能业务布局,但当前该业务尚未形成规模贡献。国内市场受政务采购缩减及价格战拖累,短期内难见复苏。
国星光电
2025年一季度,国星光电(002449.SZ)实现营收7.67亿元,同比下滑18.48%,归母净利润1669.61万元,同比锐减40.25%,扣非净利润跌幅更达46.79%。尽管毛利率同比微增0.28个百分点至12.09%,但净利率同比下滑26.71%至2.18%,反映出费用端压力:三费(销售、管理、财务)占营收比达5.4%,同比增长27.25%。
现金流恶化,应收账款高企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录得-1.17亿元,同比暴跌607.31%,主要因销售回款减少及应付票据到期兑付压力。同时,应收账款余额达6.79亿元,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1318.04%,回款能力薄弱进一步加剧现金流风险。
运营效率与资本回报率低迷
公司总资产周转率0.12次,存货周转率0.70次,同比降幅均超14%,显示资产使用效率走低。资本回报率(ROIC)仅为0.86%,净利率1.57%,凸显产品附加值不足的长期短板。
兆驰股份
2025年一季度,兆驰股份(002429.SZ)实现营业收入37.23亿元,同比下降9.33%;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滑19.30%。尽管LED及光通信业务展现出增长潜力,但传统智能终端业务拖累整体表现,且多项财务指标释放风险信号。
盈利能力分化,费用压力凸显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8.34%,同比提升3.15个百分点,显示成本控制能力改善。但净利率仅为9.61%,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主要受期间费用率上升拖累——三费占营收比达9.70%,同比增加1.49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同比增15.34%,研发投入同比增5.47%,反映公司在技术升级与业务转型中的投入加大。
现金流与债务结构存隐忧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96亿元,同比下降26.47%,创现能力减弱;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93亿元,同比骤降87.95%,融资环境趋紧。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有息负债达64.66亿元,同比增长16.94%,资产负债率43%,流动比率2.24虽稳健,但存货同比激增34.67%,需警惕库存周转压力。
业务转型亮点:LED与光通信成新引擎
LED产业链表现突出,Mini RGB芯片市占率超50%,COB直显出货量占行业50%以上,稳居全球龙头地位。光通信业务完成从光芯片到模块的全产业链布局,100G产品已批量出货,400G/800G高速模块研发推进,有望对接AI算力需求。智能终端业务则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如越南基地)和Mini LED电视升级寻求突破。
聚飞光电
聚飞光电(300303.SZ)2025年一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总收入7.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08%,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至7066.1万元。扣非净利润逆势增长10.89%至5172.59万元,反映主营业务盈利韧性增强,但毛利率同比下滑6.95个百分点至22.73%,叠加期间费用同比增加1376万元,拖累净利率降至9%。
亮点与风险指标
现金流显著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上年同期的-7274万元转为1.55亿元,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激增303.74%至0.11元,显示回款能力提升。
债务结构优化:有息负债从6.81亿元锐减至6000万元,同比降幅达91.19%,资产负债率维持38%的健康水平,偿债压力大幅缓解。
应收账款风险高企:应收账款同比攀升31.21%至11.85亿元,与净利润比值高达348.91%,若后续回款不力或产生坏账,可能侵蚀利润。
业务动态与展望
公司聚焦Mini LED背光及车用LED领域,在头部客户如海信、三星、法雷奥等供应链中份额稳固,并推出全球首款车用Mini COB交互屏,技术壁垒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4.24%,占营收比重6.71%,为产品线横向扩展(如红外、光耦器件)提供支撑。
小结
尽管短期净利受成本端挤压,聚飞光电通过主业提质、债务优化及技术突破夯实长期竞争力。但应收账款高增需警惕,若管理不善恐成隐患。建议关注Mini LED下游需求放量及回款效率改善进度。
奥拓电子
奥拓电子(002587.SZ)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增长2.72%;归母净利润1360.2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140%,扣非净利润亦扭亏为盈,达1046.29万元。这一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和信用减值损失的减少。
业绩亮点: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尽管营收增速平缓,但公司通过严格的费用管控实现利润跃升。期间费用同比下降14.04%,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减少14.84%、3.54%和11.71%,推动净利率从上年同期的0.95%提升至6.89%。此外,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约1600万元,进一步释放利润空间。
业务布局:新赛道驱动增长潜力
公司在影视、金融科技及新零售领域持续发力。截至2024年底,累计交付36块LED电影屏,影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3.14%;新零售解决方案已覆盖4000+品牌门店,服务伊利、周大生等头部客户。一季度末在手订单约3.83亿元,为后续增长提供支撑。
展望:技术投入与分红延续
公司计划加大AI、XR虚拟直播等技术研发,深化智慧网点与影视数字化场景。尽管2024年亏损3853万元,仍延续分红传统,拟每10股派0.2元,累计分红达5.14亿元。
综合来看,奥拓电子一季度展现盈利修复能力,但需警惕现金流与应收账款风险。技术创新与细分市场突破或成未来增长关键。
联建光电
联建光电(300269.SZ)2025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降幅达26.48%,较行业头部企业差距显著。归母净利润亏损447.27万元,同比扩大96.66%;扣非净利润亏损708.03万元,增亏幅度达60.79%。盈利能力指标中,毛利率28.56%(同比降1.63%)、净利率-4.24%(同比降167.48%)的双重下滑,反映出产品附加值不足与成本管控失效的困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3%,投入资本回报率-1%,均创近五年同期新低。
运营效率与流动性风险凸显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30.56万元,同比骤降146.6%,叠加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流出(-518.26万元),导致货币资金同比减少38.36%至1.78亿元。流动比率0.65、速动比率0.42,短期偿债能力处于警戒线以下。尽管有息负债同比减少30.78%至2.4亿元,但资产负债率仍高达88.75%,债务压力未根本缓解。应收账款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015.34%,周转率1.45次,凸显回款周期拉长对现金流的侵蚀。
费用结构与资产质量隐忧
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合计2699.65万元,占营收比重25.61%,同比增7.45%,费用刚性支出压缩利润空间。研发投入887万元虽保持稳定,但技术转化效率不足,存货周转率0.50次、总资产周转率0.14次,显著低于行业均值,资产运营效率亟待提升。
三安光电
三安光电(600703.SH)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12亿元,同比增长21.23%;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大增78.46%;扣非净利润7469万元,同比扭亏并增长331.43%。这一表现得益于核心业务的全面改善:LED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同比上升1.73个百分点至16.33%,净利率提升至5.04%;集成电路业务在市场需求回暖下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改善。
业务亮点与研发支撑
报告期内,三安光电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降本增效措施,推动LED外延芯片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8.79个百分点,高端产品营收增长13.91%。集成电路板块中,砷化镓射频代工及碳化硅车规级芯片项目进展顺利,碳化硅MOSFET技术迭代加速,与意法半导体的合作深化产业链布局。此外,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13.23亿元,专利超4200件,技术壁垒进一步巩固。
风险与挑战
尽管业绩亮眼,现金流与应收账款问题值得警惕:货币资金同比下降9.02%,短期偿债压力指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为83.73%;应收账款达33.12亿元,占利润比例超1300%,回收风险较高。此外,集成电路业务虽改善,但2024年该板块毛利率仍为负值(-0.54%),需关注其持续盈利性。
展望
三安光电凭借技术优势与规模化效应,在半导体照明、车用电子等新兴领域持续突破。但需优化现金流管理,降低应收账款占比,以支撑长期发展。短期来看,黄金价格上涨带来的材料销售收入增长或不可持续,公司需加速核心业务的技术转化与产能释放。
京东方华灿光电
2025年一季度,京东方华灿光电(300323.SZ)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27.82%,环比下降9.74%;归母净利润为-9763.83万元,同比减亏9.13%,环比改善61.20%。尽管尚未扭亏,但毛利率、净利率等核心指标显著回升,释放出经营韧性增强的积极信号。
营收增长与成本优化双线推进
本季度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LED芯片业务的稳定贡献(占比48.86%)及第三代半导体GaN电力电子器件等新兴领域的布局。公司通过产能提升和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毛利率同比上升9.93个百分点至5.83%,净利率同比提升3.75个百分点至-9.22%,反映降本增效措施初见成效。
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并行
报告期内,公司全球首条6英寸Micro LED量产线启动交付,聚焦大尺寸商显、AR/VR及车载显示领域。同时,搭载超40,000颗Micro LED芯片的ADB矩阵式车灯技术亮相,为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奠定基础。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16%,显示公司持续加码Mini/Micro LED等前沿技术。
挑战与展望
尽管亏损收窄,公司仍面临LED芯片价格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的压力。销售费用同比激增65.12%,管理费用增长56.58%,短期内或拖累盈利修复。未来,随着Micro LED量产线产能释放(规划年产能2.4万片晶圆+4.5万KK颗像素器件)及车载、植物照明等高毛利市场拓展,公司盈利改善空间值得关注。
结语
京东方华灿光电在传统LED业务承压下,通过技术迭代与战略转型逐步打开增长通道。若能在成本控制与新业务放量间取得平衡,2025年或成为其迈向盈亏平衡的关键转折点。
新益昌
2025年一季度,新益昌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下滑13.78%;归母净利润1169.6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9.58%,扣非净利润降幅也达58.77%。盈利能力指标全面走弱:毛利率33.23%,同比下降11.64个百分点;净利率5.14%,较去年同期腰斩。尽管净利润环比增长140.32%,但主要源于季节性因素,难掩同比颓势。
现金流与债务:短期压力凸显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589.46万元,同比恶化213.86%,货币资金对流动负债覆盖率仅19.05%,短期偿债能力承压。同时,有息负债攀升至9.14亿元,同比增长21.49%,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2.06%,债务结构亟待优化。值得警惕的是,应收账款规模达5.53亿元,占最近年度净利润的1367.94%,存在较大坏账风险。
战略转型:阵痛期中的结构调整
业绩下滑与公司主动收缩传统LED业务、聚焦半导体及新型显示的战略转型密切相关。虽然短期业绩承压,但研发投入占比保持高位,海外市场拓展及高附加值业务布局或为未来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公司ROIC(资本回报率)仅2.71%,反映当前转型尚未形成有效产出。
聚灿光电
聚灿光电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多项核心指标表现亮眼。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21.80%;归母净利润6144.16万元,同比增长27.7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更高达46.5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飙升666.02%至1.76亿元,凸显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增长驱动:高端产品与产能释放双轮发力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与产能释放。毛利率同比提升1.97个百分点至15.52%,净利率环比大幅增长3.51个百分点至8.40%。通过聚焦高光效照明、车用照明及Mini直显等高端领域,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攀升,带动均价与毛利率同步上升。同时,年产240万片红黄光芯片项目部分投产,月产能达10万片,产能爬坡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财务健康度改善,现金流表现突出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超6倍,反映运营效率优化与回款能力增强。资产负债结构亦显著改善,有息负债较上年末下降52.47%至4.15亿元,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维持在1.35和1.20的稳健水平。
风险提示与未来展望
尽管业绩向好,但三费占比同比激增7566.54%,需关注成本管控持续性。山随着红黄光项目产能释放及全色系产品矩阵完善,公司有望在车规级芯片、Mini/Micro LED等高成长赛道进一步打开空间。
蔚蓝锂芯
蔚蓝锂芯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7.28亿元,同比增长20.9%;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0.56%,扣非净利润增速更高达204.48%。这一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锂电池和LED业务的双轮驱动,其中锂电池出货量达1.3亿颗,同比增长72%,马来工厂产能释放后有望进一步拉动盈利。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毛利率提升至20.41%,同比增加6.14个百分点,净利率达9.14%,创近年新高。成本控制成效显著,三费(销售、管理、财务)占营收比例仅2.75%,同比下降23.96%。LED业务表现尤为亮眼,贡献利润4400万元,环比增长31%,高端产品布局为未来增长埋下伏笔。
潜在风险需警惕
尽管业绩增长强劲,但应收账款同比激增42.08%至17.97亿元,远超营收增速,导致应收账款/利润比高达368.33%。同时,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26.05%,货币资金对流动负债覆盖率仅48.19%,短期偿债压力显现。
麦格米特
麦格米特(002851)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6.51%至23.1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57%至1.07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24.4%,呈现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特征。
营收增长与利润下滑的“剪刀差”
营收增长主要受益于智能家电电控业务的高速扩张(同比+42.72%)及海外市场拓展(海外收入同比+37.13%)。然而,净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毛利率的显著收缩:一季度毛利率22.95%,同比下降11.4%,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业务放量(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和家电业务主动降价抢占市场份额的双重影响。此外,研发费用率维持高位(12.04%),虽强化长期竞争力,但短期压制了盈利表现。
现金流改善与流动性风险并存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525.98%至3.26亿元,显示经营质量提升。但需警惕流动性压力:货币资金同比下降19.17%,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仅为57.14%,叠加应收账款规模达26.55亿元(占上年净利润608.8%),资金周转压力值得关注。
业务结构与战略调整的平衡
公司正通过高研发投入(连续十年研发费用率超11%)布局数据中心电源、光储充等新兴领域,并加速全球化发展。尽管短期盈利承压,但六大事业群的协同效应和海外市场的高增长潜力(一季度收入占比提升)为中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凯格精机
凯格精机(301338.SZ)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1.97亿元,同比增长27.23%;归母净利润3320.9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08.34%,扣非净利润增速更高达235.72%。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的锡膏印刷设备收入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同比提升10.14个百分点至43.93%,净利率同比提升9.92个百分点至16.90%。
行业需求回暖:消费电子(如手机)、AI服务器及新能源车需求增长,带动电子装联设备市场扩容,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然而,潜在风险需关注:
现金流压力:尽管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改善75.4%至-0.18元,但仍为负值,叠加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例达171.15%,回款效率待优化。
费用攀升: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合计占营收16.4%,同比增加5.74%,财务费用与经营性现金流比值高达322.6%,成本控制面临挑战。
未来展望:公司通过“2025实验室”加码工业AI研发,并在先进封装领域储备整线技术,有望在半导体封测等高增长赛道打开新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