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照明显示行业迎来了一波财报披露潮,视源股份、利亚德、鸿利智汇、隆利科技等 27 家相关企业相继公布了 2024 年度财报,这些企业涵盖了 LED 屏、交互式平板、LED 背光、车载显示、大屏显控、触控显示、显示模组、显示装备与材料等多个领域,其财报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洞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窗口。
从整体营收情况来看,27 家企业中有 4 家营业收入超过了 50 亿,分别是视源股份、利亚德、双星新材和英唐智控,展现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规模优势。其中,视源股份以 224.01 亿元的营收位居榜首,同比增长 11.05%,其在智能控制部件领域巩固产品竞争力,积极布局海外供应链,液晶显示主控板卡收入增长显著,同时家用电器控制器产品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在智能终端及应用领域,虽然教育业务受客户采购预算收紧影响收入有所下降,但企业服务业务在推出多种高效会议解决方案后,仍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公司加速海外拓展,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6.83%,整体呈现出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态势。
然而,从盈利方面来看,行业面临的挑战凸显。在 27 家企业中,有 13 家出现亏损,占比接近一半,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仅有 10 家,占比 37%,整体盈利能力有待提升。例如,利亚德营收 71.50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6.11%,归母净利润亏损 8.89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411.26%,其三大主营业务板块营收均有所下滑,不过,公司在智能显示板块境外业务上有所突破,营收增长约 10%,比重提升至 45.64%,且面对市场需求变化,正式启动 “双品牌” 策略,试图拓展不同市场。
鸿利智汇实现营业收入 42.25 亿元,同比增长了 12.39%,但利润总额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 63.55% 和 61.60%。不过,其在 LED 半导体封装和 LED 汽车照明业务领域都有积极进展,高端封装市场开拓顺利,汽车照明业务在乘用车灯、商用车灯以及车规级 LED 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Mini LED 显示订单及产出也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
隆利科技在 “1+2+N” 多元化布局下,实现营业收入约 13.2 亿元,同比增长 28.6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32.9% 和 1813.63%,其消费电子基本业务随着经济复苏稳步恢复,车载显示业务因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而快速增长,Mini-LED 车载显示技术获得更多客户认可,公司还积极布局 VR、AR 显示关键技术研发。
在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方面,多家企业都加大了研发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和专利成果。如视源股份新增授权专利超过 1000 件,其中发明专利新增超 350 件;淳中科技研发投入 7638.24 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15.43%,新增专利申请 20 项;隆利科技累计申请专利 543 项,已获授权 417 项,在 Mini-LED 和 Micro-LED 相关领域拥有众多有效申请专利。这些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成果,不仅为企业自身的产品升级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支撑,也为整个照明显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注入了动力。
在市场拓展方面,不少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知名品牌和客户的合作。如英唐智控全资子公司英唐微技术的 MEMS 微振镜项目与激光雷达、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医疗器械、智慧交通等领域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并对多家客户进行送样;视源股份则依托全球各子公司与本地化团队,持续完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加快推进与微软、英特尔等生态伙伴合作。
此外,部分企业还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等措施来提升自身经营业绩和抗风险能力。例如,勤上股份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加销售订单,但因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因素导致净利润亏损;矩子科技聚焦主营业务,对重点产品优化升级,导入 AI 算法,开拓半导体封测等行业客户;劲拓股份在研发端开拓创新,对订单进行战略取舍,优化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时积极开发海外业务等。
综合来看,这 27 家照明显示相关企业的 2024 年财报反映出行业在营收增长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虽然部分企业在营收规模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盈利能力的整体表现有待提升。同时,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成为企业应对挑战、寻求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格局的变化,照明显示行业有望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