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2.4亿块大关,Mini LED背光何以破局车载显示?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的深入推进,车载显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日新月异,其市场也正处于飞速扩张之中。
尤其是随着汽车朝“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四化趋势的演进,智能座舱对中控显示、仪表盘、抬头显示器、后视镜、后座娱乐显示等需求持续增加,带动车载显示市场规模的不断成长。
再加上近两年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等智能汽车热销,消费者越来越把车内屏幕等产品的规格配置、参数性能作为购车考虑因素之一,传统整车厂也逐步标配多块大屏幕。
据Omdia数据统计,车载显示器的市场需求年均复合增速将维持在5%-6%左右,至2026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量将达2.4亿块。
01

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出圈”

蓬勃向上的汽车市场拉动着车载显示一路向上。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以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元素,使得车载显示器从单一的信息显示工具,逐渐向智能化、娱乐化、舒适化的方向发展。
就目前来看,a-Si LCD、LTPS LCD、OLED、Mini/Micro LED、透明显示等不同的显示技术正逐渐向汽车市场渗透,车载显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其中,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凭借着在亮度、对比、功耗、可曲面显示以及大型化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在多个显示技术中脱颖而出。
Mini LED背光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长寿命等特性,这使得Mini LED背光显示屏在色彩展现、画质细腻度和屏幕拉伸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更摒弃了传统LCD显示器的漏光问题,极大地提升了黑色的纯度和视觉效果。
凭借以上优势,Mini LED背光在车载显示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无论是仪表盘、中控台、导航显示,还是车窗互动显示,都能够得到全新的提升,给驾驶者和乘客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享受。
据观察,近两年来,理想、蔚来、长城汽车、上汽、凯迪拉克、飞凡、比亚迪、特斯拉等汽车品牌都已采用Mini LED车载显示屏,覆盖车内外应用。
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数据也显示,2022年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屏出货量超过了12.5万片。
随着Mini LED背光成本的下降和车厂加速引入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屏,GGII预计,2025年车用Mini LED背光显示屏出货量将突破100万片大关。
02

规模化量产“绊脚石”亟待解决


虽然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在市场中备受欢迎,但是规模化量产依然面临不少挑战。从市场调研的情况也能看出,目前能够实现批量销售的企业还是少数,大部分只是有产品无销量。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是Mini LED背光产品价格高昂。也正是这两大“拦路虎”的存在,使得Mini LED背光在车载显示领域的应用“叫好不叫座”。
从技术上来说,Mini LED的封装、驱动以及控制策略等都相较于传统LED更复杂,需要更精细的生产工序和更高的技术要求,这需要企业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而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如何确保产品品质的一致性以及产生较低的废品率,也是需要克服的难题。
从成本上来说,Mini LED背光源的生产成本要比传统LED背光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了解到,Mini LED背光成本最多比普通背光高出20%。
而利润较低的现状也使一些企业在规模化生产时存有疑虑。东山精密背光研发总监李秀富曾指出,“Mini LED背光方案已具备更高的画质、更高的像素等特点,未来要走量势必要做到高性价比。”
晶科电子副总裁曾照明博士认为,Mini LED背光在成本方面需要保持每年30%的降幅。兆元光电总经理吴永胜也对30%这个数值表示了赞同。
当然,以上挑战也并非不可克服,布局该领域的企业已经开始加大研发力度,比如兆元光电、晶科电子、东山精密等,都在通过创新设备和改进工艺以优化生产效率。
另外,晨日科技、唯特偶、康美特等材料厂商,万福达、凯格精机、标谱半导体、新益昌等设备厂商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进规模化生产进程。
预测,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不断提升,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规模化出货的日子也并不遥远。
03

LED产业链厂商打响量产“攻坚战”

的确,移除规模化量产的“绊脚石”迫在眉睫,布局车载显示的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解决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的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原材料成本等方式,尽可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据观察,越来越多的LED产业链企业参与到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量产“攻坚战”。从种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到市场应用级别的投资和合作,无不体现了企业对该市场的高度重视与攻克难点的信念。
晶科电子在车载Mini背光应用上,推出10-13寸Mini LED背光,采用Underfill工艺,可实现灯驱一体,配备AM驱动方案,分区>128;以及15.6寸Mini LED背光方案,分区>256。
国星光电同样看好车载应用发展前景,并将Mini POB的Mini LED背光车载中控屏作为当前的重点开发方向。据国星光电方面透露,公司车载Mini LED背光显示正在与客户开展送样认证。
聚飞光电也已将Mini LED背光显示作为主攻方向,现已在车载显示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据了解,理想L9、全新第三代上汽荣威RX5等汽车均已搭载其Mini LED背光显示产品。
瑞丰光电也正逐步将Mini LED技术应用于车用领域,为智能座舱车载中控、仪表、HUD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及天窗等显示应用提供Mini LED产品/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已配合多家客户进行新产品开发及验证。
深天马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聚焦车载Mini LED等技术,开发出更高显示性能、更高可靠性、更多造型、更丰富交互的产品和方案。发展至目前,其车载Mini LED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产品涵盖全球主流品牌的上千个车型量产经验,客户资源已涵盖了中系、欧系、美系、日系、韩系等各大车厂。
除此之外,鸿利显示、晶台、隆利科技、TCL华星、创维数字等众多LED厂商也在逐步增强在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领域的竞争力,经过持续投入研发,现已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产品。
注意到,早在2022年底,隆利科技就已与德国博世签订日高达30亿的合同订单,为德国博世的BMW(宝马汽车)项目提供2025-2033年所需的车载Mini-LED背光显示模组产品。
某种程度来看,以上产业链厂商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展和深化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领域,无疑将为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多的优秀产品,也将带动行业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总的来说,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正搭载着行业的期望,驶向发展的快车道。其规模化生产之路或许充满艰辛,但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企业的积极布局都预示着,这将是一场带来深远影响的科技变革。


*文章为光网号的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高工策划
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0
赞赏
广告
{{moduleName}}
{{moduleName}}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Like_quantity}}
{{item.Comment_content}}
{{formatDate(item.Addtime,"yyyy/MM/dd")}}·
回复
删除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ReplyContent}}
查看全部{{item.ReplyNumber}}回复
暂无信息 快来说两句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