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十二大引流密码,沉浸式演艺、夜经济、数字景区成首选!

在当前文旅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旅游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步入 2025 年,消费者对于个性化、高品质旅游体验的追求愈发炽热,这促使旅游业不断创新业态,以重构流量逻辑,力求吸引并牢牢留住更多游客。

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到如今深度沉浸的文化体验、寓教于乐的研学之旅、身心放松的康养之行,旅游形式正变得丰富多元。而如何在这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成为众多景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为此,本文将深度剖析十二大引流密码,并结合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案例,为景区突破发展困境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战方法论。

01

打造沉浸式演艺:虚实交融的叙事革命

沉浸式演艺打破了传统剧场中固定观众席面向舞台的观演模式,重新定义了观演关系。沉浸式演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影像、智能灯光、环绕音效等,通过融合文本、表演、形象、声音和装置等多种元素,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积极参与到故事叙事当中,与演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或大规模的场地互动。每位观众都能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体验剧情,使得每一次观看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体验。

多感官体验: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介入,让观众更加沉浸于剧情之中,感同身受。

深度互动: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积极参与到故事叙事当中,与演员和其他观众进行互动。

虚实交融:虚实交融是沉浸式演艺的核心叙事手法之一。它巧妙地将真实的表演与虚拟的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既真实又梦幻的叙事空间。这种叙事手法不仅丰富了剧情的表现力,还让观众在虚实之间感受到更加深刻的情感共鸣。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02

搞活夜间经济:点亮城市第五维度

夜间经济不是“酒吧经济”或“地摊经济”,它不仅涵盖传统的餐饮、购物等业态,还涉及文化、旅游、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市场。如今,“夜味、夜玩、夜赏、夜购、夜养” 五夜模式已成标配。

丰富夜游产品:打造多样化的夜游项目,如灯光秀、夜间演艺、夜市、酒吧街等,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消费需求。同时,可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推出特色夜游项目,如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唐文化主题夜游。

延长营业时间:鼓励景区内商家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形成集聚效应,让游客有更多时间进行消费。例如一些景区的餐厅、商店可营业至凌晨,为夜游游客提供服务。

优化夜游环境:加强夜间照明设施建设,确保游客在夜间出行安全。同时,提升景区夜间的环境卫生水平,营造舒适的夜游氛围。

03

做活非遗民俗:活化传统体验经济

非遗不再是静态展示,而是可参与的消费场景。非遗民俗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活化与传承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将非遗民俗融入体验经济,使其从静态展示转变为可参与的消费场景,不仅为非遗民俗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丰富了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天水麻辣烫借 “甘谷辣椒” 文化 IP 出圈,带动地方农产品销售额增长 300%;山西岚山根景区将腰鼓迎宾、漆艺手作融入夜游,形成 “非遗 + 餐饮 + 演艺” 闭环。关键在于挖掘非遗背后的故事性与互动性。

04

做强特色餐饮:舌尖上的城市名片

美食成为城市流量入口。在旅游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始终占据首位。特色餐饮不仅满足游客的基本生理需求,更通过独特的口味和风味给游客带来新奇的味觉体验。一顿美味的特色餐食可以成为旅途中的高光时刻,为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阜阳太和椿樱游园荟以 “板面 + 麻糖” 非遗美食吸引游客,单日销售额突破 20 万元;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推出 “嗦粉 + 古镇游” 线路,实现美食与文旅的双向引流。景区需打造 “爆款美食 + 主题市集” 模式,如正定旺泉古街的 200 家汉服体验馆与小吃店联动。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05

用活科技赋能:数字重构体验边界

5G、VR 技术正重塑文旅场景。通过无人机航拍、3D建模等技术,将真实景区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孪生体。游客只需轻点屏幕,即可开启“云端漫步”,享受沉浸式的游览体验。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将虚拟信息叠加在真实环境中,为游客提供实时的导览服务。洪洞大槐树景区推出 AR 智能导览眼镜,游客可 “穿越” 祭祖仪式;庐山 “一机游” 平台整合门票、住宿、导览功能,境外游客量增长 68%。智慧化不仅是工具,更是创造 “潮玩” 记忆点的核心手段。

建设智慧景区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景区系统。实现门票预订、景区导览、智能停车、游客流量监测等功能,提升游客的游览便利性和景区管理效率。

开发虚拟旅游产品:通过 VR、AR 等技术,开发虚拟旅游产品,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景区的美景和特色项目。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 VR 故宫游览项目,让游客可以在线沉浸式游览故宫,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

利用科技打造互动体验项目:在景区内设置互动体验项目,如智能互动装置、光影艺术展等。游客可以通过与装置互动,获得独特的体验和乐趣,增强景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06

玩活国潮文创:传统 IP 年轻化表达

国潮文创,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故宫文创和敦煌飞天等成功案例,充分印证了国潮文创的巨大势能和无限潜力。国潮文创产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设计,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这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式,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正定推出 “红楼梦判词书签”“古城盲盒”,文创收入年增长 154%;双阳以梅花鹿为原型开发 “鹿一一” IP,带动全域旅游收入增长 277%。关键在于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携带、可分享的消费产品。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07

盘活乡村旅游:田园诗意体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居民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乡村民宿、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凭借其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放松身心的特点,成为城市人短途度假的热门选择。

这种“微度假”模式,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休闲生活的需求,也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安吉 “云上草原” 民宿一房难求,正定塔元庄田园民宿入住率超 90%。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08

聚活文旅 + 赛事 / 电竞:跨界核聚变

文旅产业与赛事、电竞的跨界融合,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文旅产品的内涵,还通过赛事和电竞的流量效应,带动了地方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

阜阳联合虎牙直播举办 “村运会电竞赛”,实时在线峰值达 132 万人次;合肥马拉松期间推出 “赛道周边游”,带动酒店预订量增长 105%。赛事需与景区深度绑定,如环巢湖自行车赛串联湿地公园、古镇等节点。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09

造活主题节庆:制造周期性流量爆点

节庆活动是短期引爆流量的利器。主题节庆往往与特定的文化、情感或兴趣点相关联,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参与欲望。主题节庆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交传播性。参与者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体验、照片和视频等,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口碑传播,进一步扩大流量。

山西 “平遥中国年” 通过社火、灯会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长春双阳 “梅花鹿文化节” 结合温泉、研学,实现 “季季有活动”。需注重 IP 延续性,如庐山 “爱情电影周” 已形成品牌效应。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10

拓活生态康养:银发时代刚需升级

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7 年,全球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约 1.4 万亿美元。随着人们对生态康养需求的不断增加,康养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康养旅游将更加注重专业化、品质化发展,企业需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云南香格里拉依托高原气候打造 “疗愈度假”,九江庐山推出 “森林氧吧 + 中医理疗” 套餐。景区需整合医疗、气候资源,如忻州古城的温泉康养综合体。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11

联活研学旅游:教育与文旅双向奔赴

博物馆、红色基地成研学热门。博物馆拥有丰富多样的文物、标本、艺术品等藏品,涵盖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是知识的宝库。红色基地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通过参观红色基地,学生可以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艰苦斗争的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敦煌鸣沙山结合莫高窟推出 “壁画临摹 + 沙漠科考” 课程;合肥包公祠开发 “廉政文化研学线路”。需设计分级产品,兼顾亲子家庭与学校团体需求。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12

抓活数字化营销:精准捕获全域流量

短视频、直播成为 “种草” 主阵地。短视频和直播能够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功能和使用场景。通过视频画面、声音和动态演示,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细节,感受到产品的魅力,从而更容易产生兴趣和购买欲望。这些平台利用大数据和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兴趣爱好、点赞评论等行为,精准地推送相关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

这意味着品牌的营销信息能够更准确地触达目标客户群体,提高 “种草” 的效率。庐山通过抖音直播实现门票销量增长 90%,正定 “汉服 + 旅拍” 话题播放量破亿。需构建 “线上内容矩阵 + 线下体验场景” 闭环,如上海 “夜生活节” 通过小程序发放消费券,核销率达 100%。

图片来源: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文章为光网号的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0
赞赏
广告
{{moduleName}}
{{moduleName}}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Like_quantity}}
{{item.Comment_content}}
{{formatDate(item.Addtime,"yyyy/MM/dd")}}·
回复
删除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ReplyContent}}
查看全部{{item.ReplyNumber}}回复
暂无信息 快来说两句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