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趋势看沉浸式空间多元设计纬度

沉浸式建筑设计是一种创新的建筑实践,它强调通过整合多种感官体验,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来营造一个让人完全沉浸其中的环境。这种设计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结构和外观,更注重创造一种能让人深度参与、产生情感共鸣的体验。

在具体的设计中,除了多功能技术(VR、AR等)的应用,多感官的激活与刺激,纹理、材质、色彩、空间语言等设计纬度也是沉浸式空间需要注重、思考的地方。

一 · 什么是沉浸式空间

沉浸式空间是一种高度感官化的环境,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光线、图像、声音,有时甚至是气味,创造出具有冲击力的体验。

(图片:World Tour of WhoMadeWho丨来源:网络公开)

所谓 "沉浸",就是完全沉浸在一个完全由直接感官输入塑造的世界中。如今,利用数字工具打造这些环境来展示艺术、创造引人注目的展览和表演活动已变得越来越流行。这种令人回味无穷的体验可以让人们从大量的个性化数字内容中解脱出来,促进共同的、接地气的接触。这些设计可以存在于建筑、平面设计、视觉艺术、照明设计、音乐和表演中。它们彰显了跨学科合作的力量,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时刻。

二 · 如何通过建筑打造沉浸式空间

利用刺激感官的建筑来营造强烈的体验并不是什么新潮流。中世纪教堂的壁画、彩色玻璃窗透出的光线以及香薰的味道,都是为了给教堂的信徒带来超凡脱俗的感觉。

(图片:Shutterstock丨来源:网络公开)

这些图像与仪式和其他感官美学活动相结合,旨在营造出空灵的宗教氛围。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柏林犹太博物馆是当代沉浸式设计的典范。

(一)建筑的故事语言

Jewish Museum该建筑的设计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房间的含义是传达冷漠、空虚、缺失和困惑。高大而狭窄的房间开着小片的天窗,给人一种封闭感。同时,地板倾斜的区域让人感觉不稳和迷失方向。

(图片:Jewish Museum丨来源:网络公开)

里伯斯金设计的长廊引导人们穿过画廊、空旷的空间和死胡同。扩建部分的很大一部分没有窗户,并且在材质上存在差异。内部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加强了空旷空间和死胡同的时刻,只有一丝光进入空间。让游客体验二战期间犹太人民的感受,即使在你觉得自己永远无法逃脱的最黑暗时刻,一丝曙光也能得到希望。建筑中最富有情感和力量的空间之一是贯穿整座建筑的 66 英尺高的空间。混凝土墙给这个空间增添了一种寒冷、压倒性的气氛,唯一的光线从空间顶部的一个小缝隙中射出。地面上覆盖着一万个粗铁面。该建筑与其说是一座博物馆,不如说是一种描绘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事物的体验。独特的材料、纹理、阴影和三维度引发感官反应,为体量感设计增添额外的趣味。建筑物的几何形状也可以使其适应不同尺度的感知。从街道上看,门廊和悬挑可以打破体积,形成适当的尺度,而触觉材料在近距离观察时会增加兴趣。颜色、光线和阴影还可以提升建筑的品质,超越其功能,鼓励路人放慢脚步,融入周围环境。

(二)建筑的纹理材料

大卫·奇普菲尔德 (David Chipperfield)是体现纹理和材料重要性的建筑师之一。通过他的设计,他利用对比、干净和规则来突出所用材料的独特纹理。

(图片:David Chipperfield设计丨来源:网络公开)

为了增加深度和质感,轻质和重质材料之间要保持平衡。柱子或格子天花板网格等结构元素也被用来增加质感和节奏,从而有助于营造空间氛围,同时保留其功能作用。所有这些策略都是建筑适应其场地、历史和文化的具体条件的手段,在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建立情感联系。建筑物将结构植根于其自然和文化背景,而材料、灯光和阴影的相互作用在不削弱功能的情况下增加了兴趣。

(三)空间的数实技术

近年来,数字工具所带来的身临其境的空间体验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感知、理解和体验方式。

比如,由lighthouse lab打造的武汉首家沉浸式音乐餐厅在饮餐同时又能感受山泉流水,竹林花香, 流星闪烁,碧波荡漾 。整个房间只设一张餐桌,且需提前预约,餐厅的墙壁和餐桌由虚拟影像组成。周围会自动切换场景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器皿,美食与动态影像互相搭配。在吃饭的同时, 甚至还会有蝴蝶,鱼儿逗留穿梭。

(图片:lighthouse lab丨来源:网络公开)

除此之外,法国名厨Paul Pairet筹备了3年多的时间,在上海开设了“全世界第一个感官餐厅”——Ultraviolet(紫外线)。餐厅包含视觉、听觉和嗅觉元素的全面组合,结合了视频、音频、定制照明、管道中的气味,依照每道菜式的味觉主题而量身设计的情境,进而提升对盘中美食的感受。时而繁星伴身,时而困于森林,时而云雾缠绕,时而深入地心,将沉浸式感官体验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图片:Ultraviolet丨来源:网络公开)

北京便宜坊酒仙桥798艺术区店的整个空间的光影设计根据特别定制的四道特色菜制作而成,每当上菜之前便会有相应的空间环境变化让顾客体验。整体的风格设计也以中国风元素为主题呈现。除了墙面和桌面之外,地面也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以搭配整体环境, 并且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调整。

(图片:北京便宜坊酒仙桥798艺术区店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风中消散的鸟雕塑丨来源:网络公开)

位于日本的 "风中消散的鸟雕塑 "让参观者体验到了鸟类的飞行。鸟儿的运动被实时反映出来,创造出不断变化的艺术作品。它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图形投射到物理环境中,让游客以全新的方式观看和了解植物园。建筑公司也在探索跨学科合作开发的沉浸式活动空间的理念。BIG 为丹麦乐队 WhoMadeWho的全球巡演推出了全新的舞台设计。该设计在一个巨大的充气球体上进行数字投影,实时响应音乐,创造出与乐队音乐风格一致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三 · 建筑设计趋势分析

(一)活力极繁主义

沉浸式设计在渴望体验的消费者中再次兴起,并将继续呈现增长势头。正如WGSN2023春夏包罗万象趋势所预测的那样,活力极繁主义和数字舒适感趋势开始发挥作用,这将演变成2023/24秋冬孪生趋势预测中的数字白日梦和感官沉浸主题。在2024春夏迷离趋势预测中,大自然奇幻而令人敬畏的特质将继续影响沉浸式空间,在2024/25秋冬无尽幻想趋势预测中,这将演变为体验式沉浸。

沉浸式艺术体验正在兴起,最近的大型展会展出了David Hockney、 Van Gogh和Salvador Dali等标志性艺术家。结合元宇宙对实体设计的影响,让人惊喜的沉浸式室内设计重新得到重视,从酒店场所到公共空间,甚至办公室。Dan Flavin、James Turrell和Yayoi Kusama等艺术家的人气也影响着酒店空间的设计,吸引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照片。

借鉴意义:沉浸式室内设计的趋势也可以演绎成生活空间,从青少年卧室和游戏房或多媒体室到壮观的极繁主义设计。值得考虑的关键产品类别包括照明、壁纸和艺术地毯等个性点缀。正如《WGSN趋势走势图:舒适生活》所概述的那样,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舒适生活的讨论中,氛围照明上升了2个百分点,这是值得关注的产品机遇之一。

(图片:Astet Studio丨来源:网络公开)

(二)数字现实混合

随着元宇宙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虚拟设计及其对实体设计的影响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数字美学对实体空间的影响从未如此突出。数字风格的色彩和材料色调创造了沉浸式的梦幻和惊叹感受。粉蜡色与霓虹色相结合,哑光和金属或发光饰面与弧形形态、渐变效果和线性灯带混合起来,创造感官游乐场的数字现实幻象。

行动策略: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大胆尝试元宇宙,不妨弥合数字现实和实体现实之间的差距。探索结合光线、色彩和反射材料的方法,将空间转变为元宇宙时刻。将镜子覆盖在从墙面到天花板的空间上,以增强视觉冲击力,打造全方位沉浸感。

(图片:Balbek Bureau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AD Architecture丨来源:网络公开)

(三)整体色彩搭配

充满色彩的室内设计能够立即创造沉浸式空间,也可以对情绪产生影响。

自信色彩拥抱叛逆极简趋势。这一方向的应用范围广泛,从涂料和瓷砖到墙纸和石灰水或泰德拉克饰面。利用背光墙面和天花板的照明技术增强了整体色彩的冲击力,不妨参考Masquespacio在米兰设计的Ichi Station以及Ramoprimo为北京théATRE茶饮店打造的室内设计。

行动策略:利用色彩的力量使公共空间充满活力。使用色彩来唤起情感或积极影响的情绪。

(图片:Masquespacio丨来源:网络公开)

(图片:RamoPrimoAD Architecture丨来源:网络公开)

(四)柔化空间

新式超柔软的空间设计趋势正在兴起,创造深度舒适感和滋养的环境。

从用于划分空间的帏帘到人造皮草或带有衬垫的墙面,#SoftWalls柔性墙面开始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迪拜的Mystery Lab咖啡馆由Irem Kaydu设计,整体使用了透明的帏帘以及数字薰衣草的柔和同色调。由柔软材料创造的艺术装置也可以作为一种将柔软感引入零售和酒店空间的方式,不妨参考Loro Piana在2023/24秋冬米兰时装周上的布景。这一空间堆满了羊绒,之后将被回收或重复使用。

行动策略:通过柔软材料和柔和色彩、圆弧形态和漫射照明的组合,创造出仿佛温暖拥抱的空间,应用弧形或富有触感的墙面,引入视觉柔和感。参考LOOP Design Studio在印度潘切库拉为Myfresh Café打造的室内设计,通过模仿曲线天花板的自然形态提供舒适感。

(图片:Irem Kaydu丨来源:网络公开)

现代生活正渴求构建坚实的社会基础设施,同时也追求培养那些能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的艺术实例。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师的设计思维显得尤为关键。他们不满足于仅仅打造令人赞叹的建筑外观,更致力于将沉浸式空间的设计从单纯的视觉享受,升华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进而引领人们迈向一种更为深刻的沉浸式生活。

建筑师们通过与艺术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多领域的专家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将空间设计与人类情感、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等要素紧密结合。他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创造出令人仿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环境,让人们在这样的空间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与参与感。

在这样的设计理念的指引下,建筑师们所打造的空间不再仅仅是物理上的存在,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

*文章为光网号的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0
赞赏
广告
{{moduleName}}
{{moduleName}}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Like_quantity}}
{{item.Comment_content}}
{{formatDate(item.Addtime,"yyyy/MM/dd")}}·
回复
删除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ReplyContent}}
查看全部{{item.ReplyNumber}}回复
暂无信息 快来说两句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