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宏晔:景观亮化需遵循三大原则

  

微信截图_20200818155045.png

       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和活跃度的重要标志。去年,我国各省市陆续出台夜间经济发展支持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今年,为提振疫后消费信心,促进疫后市场复苏,各地出台举措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夜间经济”被当作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沈阳市市容景观设施管理中心尤宏晔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的需求已从物质层面逐渐转向精神层面,而夜间经济是人们追求精神层次的必然道路和必要环节。他表示,当前中国的夜间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夜间经济如何发展,如何规范化管理,以及如何建立符合各地自身情况的夜间经济管理办法等。这都是下一个阶段夜间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未来,随着夜游经济、地摊经济等的推进以及各地管理政策、公共服务的完善,夜间经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前景可期。

timg.jpg

图片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一个地区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首先考虑的是点亮。亮化工程是夜间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那么我们城市应该如何点亮呢?特别是在去年12月印发的《关于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通知》后,我们的城市亮化该如何做?目前离文件发布也过去了八个月,各地的城市亮化有没有受到影响?目前的城市亮化又是怎样做的?

  对此,尤宏晔表示:该文件对大市政工程影响较大,但对景区和文旅项目等景观亮化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而且,大家如果认真研读和吃透文件会发现,该文件针对的是一些脱离实际、盲目兴建景观亮化设施,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地区。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文件并非是禁止做亮化,而是提倡亮化要有规划有节制适度地建设,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目的,让灯光真正的服务于人。

  尤宏晔认为,景观亮化需要遵循三大原则:一是有规划、有节制、适度;二是有独立IP;三是以人为本。

景观亮化要适度,并做好整体规划

  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指出,一个地区夜晚的灯光亮度和它的GDP成正比。因此,即使是出于活跃经济的目的,点亮夜晚也是势在必行。当然,这个亮化必须是有节制的、适度的,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

  对于去年12月印发的《关于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通知》有没有对各地的城市景观亮化造成影响,尤宏晔认为这个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一方面,整治过度亮化的文件并没有针对功能性照明;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必须进行的大型活动相应的前期的照明建设,文件并没有提出明令禁止。

微信图片_20200818114901.jpg

图片来源沈阳网

  在他看来,景观照明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行业之所以会出现一些哀嚎声,其实并非是市场环境变得多差,更多的是由于前几年一些大型的国际性活动带来了一批大市政建设工程,使景观照明市场得以快速扩张。如今,一些大型的市政项目受到遏制,市场蛋糕从大家吃得饱胀的状态突然回到刚刚好的阶段,行业经营者不适应,感觉出现落差,认为市场突然一下子变差了,生存面临困难。其实不然,无论什么时候,城市的亮化都是必须的。整治过度亮化的文件只是给了行业一个方向,让城市亮化在井然有序中有节制有规划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盲目地好大喜功地追逐潮流式地去搞。

  尤宏晔个人认为,在贯彻落实《关于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通知》文件上,各地区应该向南京学习。南京在这个文件出台后,马上出台了一个南京市城市亮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我觉得这是非常正确的一个做法。

  “沈阳在景观亮化这一方面的管理控制也做得很不错,在景观照明建设包括一些大市政项目上都做得相对比较理性,城市亮化都做得非常有规划。同时,在做规划和实施前,主管部门会先深入地做调研,使建设项目更有针对性地实施落地,避免不伦不类、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

  各地区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及IP

  当前,全国都在提倡文化旅游和夜间经济,都在借夜景、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拉动经济的增长。那么,具体来说,我们的夜间经济和文化旅游到底该如何做呢?

  “我个人觉得需要因地制宜,比如说,大唐不夜城在西安很火,为当地的夜间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但如果把它搬到沈阳来,那肯定会不伦不类,水土不服,所能产生的效能是显而易见的。”尤宏晔说道,“因此,我们要从规划和设计的环节入手,把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再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进行产品设计,打造具备地区文化IP的夜游项目。只有这样,发展出自身的特色,夜间经济才可能取得成功。”

微信图片_20200818113028.jpg

中央公园炫彩喷泉 图片来源沈阳网

  尤宏晔表示,文旅项目融合文化IP后,会带给人一种沉浸式和代入式的体验,人们游完这个项目后,不仅身心愉悦,而且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既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又给游客科普了当地的历史人文信息,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不管是夜经济还是文旅夜游项目,都不能简单地复制,而是要有自己的独立IP,这样的项目才会有灵魂。我们在做景观亮化时,决不能简单地拷贝克隆,一定要赋予项目生命与灵魂。

灯光需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

  尤宏晔认为,一个城市的景观照明建设是必须的,它可以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比如说,灯光可以创造和重塑地区风景,使夜晚与白天绽放出截然不同的精彩,带给人们精神上极大享受的同时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元素,景观亮化又不能盲目地做,必须有针对性。“灯光主要是用于服务的,给经济、城市甚至是各类业态服务的,当然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因此,灯光需要以人为本,为人所引发的各种需求服务。”

  “以2018年沈阳市银带(一河两岸)建设工程为例,在进行夜间的功能性照明以及部分的景观性照明建设后,让该区域的滨水空间变得丰富多彩,吸引了大批的游人和市民来此休闲放松和夜游。如果我们不‘点亮’该区域,就不会吸引大批的游人和市民来此夜游。因为缺少亮光会让人们缺乏安全感,无法在黑暗中进行各种活动。”因此,灯光必须是为夜游和夜间经济服务的。

图片来源沈阳网

  最后,尤宏晔表示,夜间经济、夜游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点亮”城市和景观,打造夜间经济名片是必然趋势。文创灯光作为一个特别有针对性的定制化设计过程,更有利于打造有独立IP和代表性的项目,前景看好。

  “至于景观亮化未来发展的突破口,我认为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回归本质,按行业发展规律做事,不要盲目的扩大规模;二是做好调研,因地制宜,更有针对性,更合理有效地做规划和建设;三是勤练内功,夯实基础。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工程公司、设计公司还是产品生产企业都必须从自身技术研发方面做提升,企业只有拥有了核心竞争力才会有明天。”


*文章为光网号的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0
赞赏
广告
{{moduleName}}
{{moduleName}}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Like_quantity}}
{{item.Comment_content}}
{{formatDate(item.Addtime,"yyyy/MM/dd")}}·
回复
删除
{{item.NickName==''?item.UserCode:item.NickName}}: {{item.ReplyContent}}
查看全部{{item.ReplyNumber}}回复
暂无信息 快来说两句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评论
我来说两句…